文明在线

01

政治学习
学生德育
师德建设

02

文化活动
文化设施

03

班子建设
组织党建
党风廉政
党群工作

04

发展战略
师资建设
教学工作
内部治理

05

平安校园
健康校园
服务保障

06

志愿者服务
共建共享

07

2015年度
2016年度

08

市级荣誉
突出贡献
社会影响
支援托管
文明创建特色项目
文明创建特色项目
上海市学校法治教育特色项目评选申报
2016-01-15

申报学校(盖章): 黄浦区蓬莱路第二小学                 

项目名称

 “蓬莱小镇”第四社区“正义小法庭”

项目实施范围

 参加“正义小法庭”的蓬莱小镇民

项目负责人

袁萍 

职务

教师 

联系电话

13774379846

项目实施

情况简介

(500字以内)

 

“正义小法庭”是蓬莱小镇第四社区的一项课程,通过十次的课程学习,向小镇民进行一次较基础的普法教育。课程中,每一个小镇民初步了解与法庭有关的基本知识(如流程、发展史等);知晓与青少年有关的基本法律法规;学习生活中的法律法规常识;通过观看法庭纪实的视频,学着组织小型的模拟小法庭;在小镇模拟的微型社会中,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

 

相关图片或

视频资料说明

 (目录及相关材料可另附)

请附项目小结材料(包括①项目目的、②实施过程、③主要特色、④基本成效等要点,不超过3000字)。

 

“蓬莱小镇”第四社区“正义小法庭”

     一 项目目的。

“正义小法庭”是蓬莱小镇第四社区的一项课程,通过十次的课程学习,向小镇民进行一次较基础的普法教育。课程中,每一个小镇民初步了解与法庭有关的基本知识(如流程、发展史等);知晓与青少年有关的基本法律法规;学习生活中的法律法规常识;通过观看法庭纪实的视频,学着组织小型的模拟小法庭;在小镇模拟的微型社会中,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

   二 实施过程。

2013年1月-----2013年9月:准备阶段

                           (撰写提纲,编写教材、教案,购买教具)

2013年9月----2014年6月:第一轮实践阶段

                           (每周一次的课程实践研究)

2014年7月---2014年8月:教材编写、修改阶段

2014年9月---2015年6月:第二轮实践阶段

  三 主要特色。

“正义小法庭“的课程从专业上吸引了很多小镇民的积极参与,从我们设置的十次课程内容,可以看出,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从发现身边法到畅想未来法,整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学习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

l 了解中国法律法规

l 了解各国法律法规

l 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

l 学写法律相关文件

l 模拟小法庭 (1)

l 解读《义务教育法》

l 模拟小法庭(2)

l 寻找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l 校园法律齐宣传

l 畅想未来法律

除了课程的两位教师和小镇民一起学习外,在每一轮的课程中,我们还将会

聘请一位专业的家长志愿者,担任客座讲师,为全体小法官讲授一些专业的法律知识。例如:前两轮活动时,有律师家长为小镇民介绍了在庭审时如何“运用证据”,第三轮活动时,有法官家长介绍了法庭审理内外的真实故事……这些专业人士参与的课程学习,使我们“正义小法庭”的学习更有规范,更有意义了。

    四、基本成效。

象征着公平和正义的“正义小法庭”每周五如期开庭。教室的课桌椅被摆放成了法庭模样,正上方是高高的法官席,下面是书记员的位置,两边坐着的是控辨双方,最后面还有旁听席呢!走进这样的教室,每个孩子都会肃然起敬,心中的正义之感油然而起。经过十次的课程学习,我们每一个小镇民在“法律法规”这个舞台上,都有了很大的收获。

    1学法、守法的小镇民。

每一个小法官在提供的自主学习PPT中,用通俗的话语恰当的例子,向大家解读法律条文。每学完一部法,开庭审理两个相关案件。这是大家最带劲的时候,大家自由组合,结合学习的理论知识,亲自研究案卷,确定辩护对象。正式开庭时,大家穿上黑大袍,敲响法槌,每一个人都是那样神气。

除了学法,模拟审案外,我们正义小法庭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向大家宣传法律知识,做一个“法律宣传的小卫士”。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每一个小法官对学校进行自查。从他们一份份自查报告中,可以发现学校的许多感人的爱生小场景。大家两人一组绘制法律宣传画,前往其他的社区进行法律宣传,同时接受法律咨询。为了让“蓬莱小镇”的生活更合谐、更文明,大家又拟定了“蓬莱小镇镇法”草稿。大家先进行调查,再撰写条款,在制定“违反处罚方法”时,是最有创意,最有人情味的。比如:为大家唱一首歌,打扫一次卫生,编一首行为规范的儿歌……

通过学习,很多孩子对法律产生了兴趣,有的孩子立志成为一个女法官,有的孩子平时说话结巴,可每次活动时都积极参与,大胆辩论,从不因为自己说话结巴而自卑。在一个个的学习任务面前,即使他平时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者比较内向,但在大家的鼓励下,也会勇敢地敲响其他活动室的门,向大家进行法律宣传。

我们学习法律条文,成为了一个个守法的小镇民。

2、“宪法宣传周”主题活动。

2014年12月4日,结合第26届宪法宣传活动,蓬莱小镇的正义小法庭开展了主题为“我是守法的小镇民”活动。我们学习了“宪法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则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并将自己学习到内容制作成法制宣传画,前往蓬莱小镇的其他社区,向小镇民进行宪法宣传,进一步增强广大镇民的宪法意识、爱国意识,使法制的意识在蓬莱小镇中深根开花。

3、“特殊”的一次模拟小法庭。

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进行的模拟小法庭上,案件基本都是老师收集整理后,请小朋友们进行庭审的,所以我们常常要扮演双方当事人。而今天的“案件“发生在我们小镇生活中,当事人就在我们身边,小镇民们运用自己学会的法律常识和庭审方法,来解决自己生活中的小矛盾、小纠纷,使我们的小法庭变得更接地气了。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一位姓王的小镇民(以下简称小王)急匆匆地向老师告状:在小镇课前,小王的同班同学让他保管一把小提琴,于是他把小提琴放在了自己的位子下面,但是没想到他从数学办公室回来后,他的位子被一位姓鲍的小镇民(以下简称小鲍)占住了,于是小王多次想让小鲍把位子让出来,可是小鲍认为自己坐的是空位子没有错,所以他迟迟不肯让出位子。

今天,老师请想请大家一起来开庭审理这次的“位子事件”,处理当事人小王和小鲍的矛盾。

这下各位小法官可是按捺不住激动的情绪了,很快两位当事人聘请了自己的代理人,分别坐在了“被告”和“原告”席上。大家按照程序,陈述“案件”,进行举证,“原告”小王请当时坐在周围看到这一事件的小镇民们作证; “被告”小鲍也出示了事发时没有人提醒自己这个位子是小王的,不能坐的证据。举证之后,就这些证据,双方代理人进行了质证,随后便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

令人可喜的是,“被告”小鲍在作结案成词时,认为这件事中自己可以坐在小王旁边的座位,就不会发生矛盾;而小王也表示,要向小鲍道歉,他认为自己当时态度偏激,也付有一定的责任。

听了大家的发言,审判长宣布:根据事实,证据和证人的发言,裁定“被告”小鲍应该把位子归还给小王。

正义小法庭的小法官们能灵活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成功地调解了同学们的纠纷, 真正体现了正义小法庭课程的学习,是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以真正为小镇生活服务的!

通过两轮的学习, “正义小法庭”成了我们“蓬莱小镇”一个不能缺少的法律宣传窗口,也是学校进行普法教育的一个有效平台。

 


 

 


 

Copyright © 2004-2011 Shanghai Penglai Number Two Primary School All Rights Reserved
编制 版权所有webmaster 沪ICP备09070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