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在线
一、组织领导
1、学校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由学校德育室负责,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德育工作体系,并作为增强德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突破口。
2、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校的发展规划,健全心理教育工作组织网络和领导机制,研讨、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有分管领导,有兼职教研人员。
3、健全完善各项心理健康管理制度,如: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心理咨询室管理条例、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实施办法等,使工作更为规范明确。
二、实施途径和措施
1、继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动员工作,让广大教育工作者达成共识,成为日常工作中的自觉行动。学校组织心理辅导老师、班主任认真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分析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案例,并开展网上研讨交流。在德育工作计划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有培训、有课程、有活动、有检查。
2、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中的方方面面,在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班(团队)会活动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引导和培养,充分实现“全面渗透、全程开展、全员参与”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途径。
3、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各科教学要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热爱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4、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把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切入口,每二周上一节,把传授心理知识富于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注重指导学生解决成长中所遇到的较为普遍性的问题,增强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做到心理认识与行为指导同步。
5、科学开展咨询和辅导,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同时,根据一个时期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或倾向,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建设和完善心理辅导室的工作机制,设立心理信箱,心理咨询各功能室每天对学生开放,定期开展心理辅导,积累好心理辅导记录。
6、努力建立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沟通的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和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讲座、发放学习资料,家长志愿者活动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的普及,发挥家长的作用,共同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同时,学校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净化学校周边及社会环境,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师资队伍建设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学校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养,发挥现有教师队伍的优势,充分整合教育资源。
1、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兼职心理教师为骨干,以班主任和德育干部为主体,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2、学校重视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纳入学校的师资培训计划。
3、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工作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班主任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队伍和主导力量,由他们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巩固性和实效性最强。
4、重视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疏导工作。
主要工作:
完善心理辅导室管理条例,继续做好新配置的心理辅导室的开放运转工作,制定好值班人员安排表,每天中午12:10——13:10对学生开放。
用好《心理健康自助手册》有效落实心理辅导课进课堂。
10月份开展心理健康周活动。
红领巾广播设立心理驿站新版块,使之成为孩子们倾诉心里话的“场所”
尝试在四年级开展电子心理测评工作。
继续学习使用心理测试仪器及其数据导入输出并作相关教师培训。
关注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开设心理辅导讲座(或发放宣传资料、心理小测试等)。
继续积极探索蓬莱小镇校本拓展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方法和形式。
开设家长学校,宣传“家庭心理教育”有关内容。
做好学年总结及资料积累和个案分析、心理档案建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