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在线

01

政治学习
学生德育
师德建设

02

文化活动
文化设施

03

班子建设
组织党建
党风廉政
党群工作

04

发展战略
师资建设
教学工作
内部治理

05

平安校园
健康校园
服务保障

06

志愿者服务
共建共享

07

2015年度
2016年度

08

市级荣誉
突出贡献
社会影响
支援托管
文明创建特色项目
健康校园
学生心理辅导个案
2015-10-22

成绩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蓬莱路第二小学  高赐文

  1. 基本情况

  2. 当事人情况

小李,男,二年级学生,个子不高,与同龄男生相比显得瘦小。他的性格较内向,学习成绩很出众,三门主课都能维持在90分以上。但他对自己和别人的要求都相当严格,要求完美。无论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只要自己或别人犯了一点错误,小李就会大吵大闹,会对自己或别人大打出手,甚至砸东西。因为他的“严苛”,班中很少有学生愿意与其交往,所以小李一直形单影只。

  1. 家庭背景

小李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母亲是大学教师,父亲是工程师。小李家属于书香门第,经济上也比较富裕。母亲对孩子的期望值特别高,事事要求孩子做到最好,并且为孩子报了许多课外补习班,周末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小李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

 

  1.  心路历程

  2. 叩开心扉——“我在学习上不能犯错……”

有一天,小李因为语文单元练习得了87分,在课堂上大发脾气,并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到了周围的同学身上,甚至推翻了自己的课桌。班主任老师把几乎奔溃的他带进了心理室。

“能告诉我为什么要发脾气吗?”我询问小李到底是什么让他如此暴躁。小李还是一副气鼓鼓的样子,嘴里不时发出“哼、嗯”的声音,好像有一丝不服气的情绪。我决定先让他冷静下,于是就安静地陪伴着他。等到小李的情绪稍平静了,还未等我问,他支支吾吾地说道:“我知道自己做错了,不该掀桌子的,可是……。”

我轻轻拍拍他的肩膀,坚定地看着他,给予心理支持,鼓励他继续说下去。小李继续说道:“可是我只考了87分,是最差的一次,我以前都90分以上的,我不服……。”说罢,又大哭了起来。

虽然,小李没有太多的言语,情绪上也有起伏,可是他勇敢地跨出了第一步,愿意向我倾诉了。

  1. 情绪宣泄——“我怕妈妈会怪我……”

    不善于言辞的小李,心中有难过、有担心等负面情绪,由于他的朋友较少,又不擅长与人沟通,所以这些情绪积压在心中已久了,没有宣泄的机会。我想,哭泣是宣泄的方式。于是,我只好再一次中止谈话,安静地等待着,给他创造一个安全的宣泄空间,也潜移默化地增加了他对我的信任感。

    小李泣不成声,瘦小的身躯不停地抽动。他几近哽咽地说道:“我妈妈看到这个分数肯定很生气,她肯定会怪我的,怎么办……?”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有可能小李的妈妈就是小李心病的根源,这让我不由的好奇,他的妈妈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2.  走进家庭——“我的儿子应该是最完美的……。”

    一天中午,我邀请了小李妈妈来心理室聊天。从聊天中,我得知,小李是一个很听妈妈话的孩子。小李妈妈认为,自己和丈夫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所以孩子也理所当然不能比别人差。在小李年幼的时候,小李妈妈就对小李的要求很高,每件事情都要求他做到最好,否则就会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可是渐渐地,她发现了,孩子的成绩虽然很不错,可是,孩子对自己的要求却异于常人地严格,不允许自己犯错。这导致了其在每次考试之前都很恐惧。在考试之后,如果小李看到自己试卷上有些许错误,则会懊恼不已,大发脾气。看着孩子因为日益消极而消瘦的脸庞和孤独的身影,她也很担心。

     

  3. 心理分析

鲍姆令德曾对父母的教养行为与儿童个性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小李妈妈的教养方式则是属于专制型。这种类型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严厉,经常提出很高的行为标准,且孩子必须遵守,否则就会受到一定的惩罚。在这种抚养方式中成长的学前儿童会表现出较多的焦虑等负面情绪。这就是为什么小李虽然在常人眼里已经十分优秀了,可依然异常害怕每一次考试的原因。

小李妈妈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人,是年幼的小李最崇拜的人之一,同时,小李妈妈在小李的生活中起到了榜样的作用,所以,小李妈妈对小李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内化成为小李对自己的自律要求。可是,这个要求过高,致使小李心理负担过重,超过了年幼的小李能承受的水平,使他的心理整天处于紧张状态,久而久之便导致这种过度焦虑、不合群反应。

从小妈妈给予小李的压力,一直到小李要求自己达到完美而产生的压力,由于缺少同伴,所以没法通过倾诉而排解压力。负面情绪不断累积,导致小李只能使用粗暴的方式宣泄。

 

  1. 辅导策略

  2. 情绪宣泄

        小李要建立与同伴的友谊并非一蹴而就。那么在小李有强烈情绪的时候,让他适当地宣泄负面情绪,并引导他正确看待自己的失误。

  3. 转变家庭教育观

    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其实小李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小李妈妈。小李妈妈首先要委婉地向小李承认自己以前提出的要求过高,是欠妥的。其次,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面对挫折的观念,使孩子重拾自信。最后,多和孩子进行亲子互动,增加与孩子的交流。例如:每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外出游玩,到公园、郊外走走、看看,丰富孩子的生活,开阔眼界,陶冶情操。也可以带孩子走亲戚串好友,让孩子在与他人地接触中,与小朋友地玩耍、交往中,尝试合作、友谊的快乐。锻炼其社会交往能力,学会怎样与人相处,培养小李阳光的心态。

  4. 同伴帮助

    在班上讲明小李的情况,争取全班同学的支持,并有意安排一部分学生主动、耐心地接触他,帮助他;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和他一起走,边走边交谈,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帮助小李及时排解负面情绪。

  5. 提高动手能力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鼓励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扫地、装饭、洗碗、摘菜、倒垃圾、包饺子等。做得不够好时,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再重来一次;做好了,可以获得大家及时的表扬,让小李体会劳动的快乐,知道并非成绩决定一切。

     

  6. 个案思考

    对于这个个案,我感觉过程顺畅。帮助来访者找到了心理症结所在,并进行了及时的干预。咨询后,在教师和家长的配合下,在同伴们的帮助下,小李的状况有了明显好转,与同学的关系也有了改善,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的成绩和挫折了。即使小李有时忍不住发脾气,也能在别人的暗示下,努力地自我调整、平息。

    但反思整个咨询过程,还有一些地方的处理有待改进。小李害怕考试,也是一种没有自信心的表现,如果能在咨询中加入树立自信这一环节,可能效果会更好。

    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不能只解决当下的问题,更要培养学生的自助能力,使他们能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面对将来发生的困难和挫折。

Copyright © 2004-2011 Shanghai Penglai Number Two Primary School All Rights Reserved
编制 版权所有webmaster 沪ICP备09070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