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在线
为维护互联网环境安全、健康,根据《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我校特制定本制度。
总则
一、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涉及互联网方面的法律法规;
二、坚决封堵互联网上不良和有害信息的侵入;
三、在本单位建立网络信息安全保护小组,并报公安机关的网络安全部门备案;
四、根据本单位在互联网应用的实际情况,在安全员、安全教育和培训、机房管理、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巡视上报、用户登记、帐号使用和操作权限管理等方面制定以下细则制度。
安全员制度
一、设立2人以上专职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员,安全员主要负责学校网络系统安全性,负责全校教师网络安全方面操作和知识的培训;
二、安全员对系统防病毒系统、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定期升级。定期对系统作安全检测,及时发现安全漏洞予以消除,对检测结果和漏洞消除情况有记录;
三、安全员应经常保持对最新技术的掌握,实时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动向,做到预防为主;
与公安联系制度
一、建立与公安机关联系的长效机制,对网络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和情况及时沟通;
二、网络安全管理员保持通讯畅通,确保24小时内有急事联系到人;
安全教育和培训
一、安全员定期接受公安机关相关部门的安全培训;
二、对教职员工在《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关于网络安全方面的国家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特别是安全员)的维护网络安全的警惕性和自觉性;
三、适时对教职员工进行基本的网络安全保护制度和具体方法进行介绍,切实维护计算机联网安全。
机房管理制度
一、对能够进入机房人员的设定要求(如:非机房人员准入制度等等);
二、对任何易燃、易爆、腐蚀性、强电磁、辐射性、流体物质等对设备正常运行构成威胁的物品的禁止要求;
三、操作密码定期更改要求,超级用户权限设定、机房管理员权限等等的权限设定;
四、《机房日志》及软件维护、增删、配置的更改,各类硬件设备的添加、更换等登记要求;
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制度
一、系统日志保存完善。根据不同互联网服务性质保存相应的日志项目(具体项目参照《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项目应达到的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610-2006、GA611-2006、GA612-2006),做到保存项目完整、保存时间在60天以上;
二、对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定期检测、升级、漏洞修补,确保系统安全;
三、定期巡视,确保信息安全、合法。
巡视上报制度
一、对于论坛BBS、社区、留言板、聊天室、游戏,建立信息发布前的关键字或敏感词汇的自动过滤功能(关键字内容包含邪教术语、淫秽术语等等,定期更新关键字或敏感词汇,密切关注社会动态,对关键字或敏感词汇作及时调整等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二、对于电子邮件服务,建立垃圾邮件的自动过滤功能;
三、上述栏目属于新闻时事、时政类的栏目,必须建立信息发布前的先审后发制度。
2015—2016年度继续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