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在线
语文课堂教学常规
一、熟悉语文教学大纲,熟悉课程标准,掌握所在年级的教学要求,并了解相邻年级上下的衔接。
二、正确把握每篇课文的具体要求,并了解它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每篇课文的教学要求明确、具体,要合理地落实在每一课时中,并注意列出每课时教学达到的目的要求。
三、注意把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作为制定教学要求的一个重要依据。把课后练习分散在各课中完成,每课时均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四、预习可放课内,也可放课外进行,但要求要适当,要根据学生把握知识的情况,根据课文的特点,不面面俱到,应量力而行,务必说到做到,不提过高要求,培养自学能力。
五、讲读课、阅读课、作文课、综合训练课等不同类型的语文课,要面向全体学生,运用不同的教法和学法,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区分传授与反馈的关系,注意发展学生的能力。
1、讲读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注意难点的铺垫和引导。要加强语言文训练,设计好训练的步骤,有意识地让学生动脑、动口、动笔,做到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要训练质疑问难的能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重视学法指导,归纳把握各项知识的要点。讲解课文应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顺序进行,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要考虑好点拨引导。注意读的层次性:初读,要读准、读通;讲读中读,要引导学生理解内容读懂课文;总结性读,要求读熟,读出感情。
2、阅读课为讲读课服务,把阅读课作为能力训练和知识点把握的反馈检查来上,教学结构与讲读课有明显区别。
3、作文课,注意开拓学生思路,严格把握每次作文的写作要求。高年级作文指导控制在20分钟内完成,中年级作文指导控制在30分钟左右。要保证每次作文评讲结合本班写作实际突出重点,与指导课的要求一致,评练结合,及时纠正每次作文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4、语文活动课要有明确的要求,内容要浅显易懂,适合各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讲究趣味性,也要注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寓知识于活动之中。
5、综合练习课集中反映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要精选习题,每单元一次反馈练习与检查,要及时了解教学情况,高速教学工作。
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坚持下面教育,注意调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他们应适当放低要求,努力使其学有所得。
七、根据教育内容的需要,充分利用电化教学媒体;重视板书,重点突出,层次清楚,书写工整。
八、始终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全面发展,要求一定要到位,精心设计作业,作业的要求也是以培养能力为出发点。
九、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准时上课和下课,努力提高40分钟课堂效益。
十、每单元教学任务完成后能够记载“教学笔记”,及时积累资料,为教学专题研究服务。
数学课堂教学常规
学习市教委有关教学文件,熟悉本学科课程标准。
通阅全册教材,理清知识脉络,掌握教材的深广度和难易度,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制定好教学计划。
通过多种途径对新接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及思维活动的水平。
认真备课,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做到每堂课有明确目标,教学环节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运用讨论、自学、探究等方法)教学手段选择适当,练习设计有层次,有针对性,板书编排有条理,过渡小结科学、精练,有利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课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包括黑板、卡片、投影等教具学具,课内坚持五分钟口算的基本训练,上课基本符合备课意图,过程完整,教师必须使用普通话,精神饱满。
重视学生的参与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操作能力、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概括整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解决数学问题能力及合作精神等,加强对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及时反馈做适当评价,鼓励学生有创新思维,并有引导,巩固练习注意两次以上反馈。学生练习时,教师要巡视,注重学习困难生的指导。经常研究学习困难生的学习情况,落实措施,使之有显著进步。
课内布置适量的回家作业。作业批改必须规范及时,学生作业要求格式统一,书写整洁。
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益。
全面监控教学质量,研究考试方法改革,坚持日常性考核、阶段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结合,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或问题要及时帮助解决。
英语课堂教学常规
学习市教委有关教学文件,熟悉本学科课程标准。
通阅全册教材,理清知识脉络,掌握教材的深广度和难易度,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制定好教学计划。
认真备课,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做到每堂课有明确目标,教学环节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手段选择适当,练习设计有层次,有针对性,板书编排有条理,提问内容和方式要注意启发式。
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教材,教学语音要形象、生动、精练、正确。
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包括黑板、卡片、投影机、录音机等教具学具,教师以饱满的精神上课。
课内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重视学生的参与面,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低年级特别加强口语教学。
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作适当评价,并有引导,学生练习时,特别注意对学习困难生的指导。
课内布置适量的回家作业,作业批改必须规范及时,学生作业要求格式统一,书写整洁。
经常研究学习困难生的学习情况,落实措施,使之显著进步。
重视考试改革,加强平时考核,加强口试,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及时解决。
思想品德教学常规
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尤其要了解同一专题在不同年级的具体要求。
备课、上课做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导行要实,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力求做到思想性、系统性、实践性、渗透性、趣味性。教学过程要避免一课到底的提问式,学生启而不发,避免教学松散感,并要注意思品课的延伸,结合本班的实际,学生的实际,注重思品课的延伸性。
要适当选择使用教学用具,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
课前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提高课堂效益。
美术课堂教学常规
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制订出学期教学计划和安排好教学进度,并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制定每堂课的教学要求,认真备好每一节美术课的教案。
能区别欣赏、绘画、雕塑、工艺制作、设计基础的不同门类形式,熟悉认知、操作、情感方面的不同年龄的不同要求,设计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课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制作并使用必要的教具范画,范画的内容要尽可能启发学生思维。课前应通知学生准备好必须的学习用品。
知识点要明,技能训练要勤,上课要形象生动,活泼,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通过美术欣赏与绘画实践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每堂美术课内坚持精讲多练,并作出示范,一般讲课在10-15分钟,学生作画控制在25-30分钟,要对学生进行耐心辅导,作业要进行评讲。
要对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美术课内的运用,做深入的思考,尽可能地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上好美术课。
自然常识课教学常规
依据教学大纲,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确定缩手可得教学目的,教学目的要具体,集中,确切。
要根据教学内容,教材的类型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选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中尽可能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基础。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制作、游戏、讨论,使学生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自然常识的兴趣。
课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实验器具和材料的准备,教学大纲规定额实验内容一定要按大纲要求操作与让学生参与。在实验中要加强巡视与指导。
自然常识课中的讲课内容一定要准确、科学。授课要段落清楚,善于从观察实验中揭示科学常识,小结语自然、科学,教师课堂用语恰当、准确。
练习册内容要当堂讨论、完成,每学期结束要做教学情况回顾与分析。
体育课教学常规
体育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调查学生,每学期开始时,根据体育教学大纲,学生情况,气候和场地器材条件,制定好体育教学工作计划,进度。并于课前按统一的格式要求写好教案。(包括雨天)。
课前必须准备好器材、场地布置(体育课应在操场上上),教师必须穿着运动服装和球鞋,学生应穿着适合运动的服装,如需学生代号的运动器具,要事先通知。
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改变再现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不仅懂得如何练习,而且懂得为什么这样练习。每堂课安排一定的自由活动,要有要求,有质量,有组织,有反馈,让学生在完成共性要求练习的基础上,有个性发展的机会,启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要充分利用上课的时间,增加课的密度、容量和运动强度,合理安排生理负荷量。注意区别对待关心病弱残学生。
每一节体育课要注意结合体锻标准的内容,并使体育课考核成绩的项目与达标一致,做到课内外结合,与体锻达标结合。
体育课内也要注意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病假学生可根据其身体状况在操场内适当运动。对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要注意以教育为主,不可让其留在教室内自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