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在线
为期一周的语言文字规范周活动落下了帷幕,围绕规范周活动计划,学校有序有效地开展了系列活动,不仅凸显了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校的品质与态度,而且增强全体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普参与行为,激发学生学习沪语方言的热情,提升使用沪语的能力,使得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向多元纵深发展,构建蓬二美丽的校园文化。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小结梳理:
一 领导重视,专项工作小组引领推进
为了传承我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校的传统,营造蓬二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我校成立了余校长任组长,杨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导主任、各语文教研组组长、蓬莱小镇镇长任组员的语言文字专项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全面策划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引领学校语言文字发展的方向。
二 全员参与,人人争当语言规范标兵
本届活动,以“说话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练好上海话”为行动口号,分列了“教师、大队、中队、小队、推普员”等不同的要求与活动,其中有一二年级参加的两分钟预备铃儿歌比赛;三、四年级:“啄木鸟”找错别字书面比赛;五年级参加的“汉字听写小达人”比赛;二—五年级参加的“沪语小学堂”上海话等级考;四、五年级以小队为单位,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开展“啄木鸟”找错别字活动。丰富的活动给予学生多样的规范语言的途径,从而在语言文字规范周活动中,凸显校内小社会与校外大社会相结合,基础型课程与拓展型课程相结合,努力做到全员参与,人人争当的语言规范标兵。
三 小镇融合,等级考试保护地方语言
变革语言文字规范周的传统方式,立足于保护地方语言,立足于“蓬莱小镇”课程“沪语小学堂”的课程融合,立足于创新活动形式,本届语言文字规范周推出了特色活动——沪语小学堂 “上海话等级考”。整个活动包含了小镇民沪语动员、镇长办公室领取考级预约券、“沪语小学堂 ”上海话现场等级考几大环节。 周二中午,“上海话等级考”的现场已经准备就绪,一位位小考官用热情的微笑迎接55位幸运的小镇民参加这场“别开生面”的等级考。
前来参加等级考的小镇民们手持“预约券”静静地排着队伍。终于轮到自己了,在考级卡上认真地填上姓名班级,来到第一站“侬来说”,用上海话说说我们蓬莱小镇的四十个课程名称。只要能说出2个,就可以赢得“一枚章”。第二站的“侬来讲”,需要用上海话说两句话,小考官根据小镇民说上海话的情况,还用上海话做出评价:“侬上海闲话讲了老好额。”第三站“侬来唱”可是最难的环节,用上海话唱一段上海说唱。可这并没有难倒我们小镇民,他们声音响亮,有模有样唱着《金陵塔》,赢得了啧啧称赞。最后在领证点,根据每个小镇民的奖章数,就可以获得不同级别的荣誉证书。
一路过关斩将,手捧上海话等级考一级甲等、乙等、丙等荣誉证书的小镇民们个个笑容满面,相信这一次好玩的过程,会让每个孩子记住这次不同以往的“语言文字规范周”。
四 走向社区,宣传净化社会语言环境
四、五年级以小队为单位,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开展“啄木鸟”找错别字活动。队员们利用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争当社会用字小医生,走上社会,发现板报、宣传橱窗上、街面上不规范的用字字及时向有关部门指出并做好记录,以一己之力,努力宣传、净化社会语言环境,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用语规则感。
一系列多姿多彩的活动,学生们既忙碌又充实,既为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加入了新鲜的调味料,又增长了用好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无论是哪个活动或是比赛,无论赢者还是失利者,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的一种满足和快乐,因为这是收获的一个星期、这更是进步的一个阶梯。在以后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争取通过活动形式的变革,活动深度的挖掘,活动宽度的延展,将语言文字规范化活动向纵深多元发展,让说好普话、写好规范字、练好上海话真正深入到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