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在线
全员教师培训工作自开始实施以来,已经经历了好几个年头了。每次培训,对于我校教师而言,都是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校级领导很重视这项工作,每次对于课程的设计和安排,都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开设的课程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特点,这些有序的培训课程实实在在使教师有收获。
在本学年中,在2015年度中,我们开设的师德与素养课程有“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提升师德修养”和“扬我国威,兴我教育”主题教育,同时开设的实践体验课程是“拓展型课程《蓬莱小镇》与基础性课程的整合”和“让‘蓬莱小镇’元素走进基础性课程”以及一个教科研方面的课程“‘蓬莱小镇’校本拓展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这几门课程从教师素养和符合我校重点工作的实际出发,经过有效的课程内容安排,教师得到了应有的师德提高,对“蓬莱小镇”教材也能在指导下编写,讨论修改,掌握了基本的校本教材的编写方法。
关于师德素养方面的课程,我们开展了如下几个内容:
一、研读经典书目,丰富教师人文知识结构
为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丰富教师人文知识结构,学校拟定了提升教师人文素养资源目录,组织阅读人文类书籍,开设读书交流论坛;教师们先后阅读了《人文读本系列丛书》、《现代教育》、《于丹<论语心得>》、《班主任兵法》、《感恩的心》、《现代教育读本教育卷·生活情趣卷·人文卷·科学卷·艺术卷》等书籍,并设立了各类读书论坛,组织教师专项阅读交流。学校有计划地将教师们一篇篇融入教育感悟、教学智慧、生活情趣的读书心得上传到学校网站,在教工论坛上交流,激励大家相互学习借鉴,同时也激发了教师们的学习兴趣。多种形式交流的方式,使得老师们在丰富知识结构的同时,加强文化积淀,丰厚人文素养。
二、、观看经典剧目,提高教师艺术审美能力
学校组织教师赴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上海和平影城欣赏经典剧目,在《简爱》、《悲惨世界》 等经典巨作带给老师震撼感受的同时,走进高雅欣赏活动更激发了教师们了解高雅艺术的兴趣,许多老师还自己购买了相关艺术欣赏光盘,利用业余时间深入研究,拓展教师认知领域和思维空间,提高了教师们对各种艺术作品的感悟赏鉴能力。
三、聆听专家讲座,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近年来,学校青年教师逐渐增多,为提升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学校除了加强校本培训的力度,还从市级层面请特级教师、心理学教授为老师们做讲座。
通过学习,老师们开阔了视野,在博取众长,不断反思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人文素养和育德能力。
我校自开展了题为“拓展型课程——《蓬莱小镇 》教材编写和实施”的校本研修。小镇课程旨在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学习情境、自由钻研的探索环境和个性发展的生长空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提供可能。小镇活动以发挥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创设学生喜欢的学习实践平台,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为主导,这项校本课程内容注重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探究过程,以转变学习方式来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蓬莱小镇依据五条年级分为五个社区,每个社区开设八个课程,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一个学期可以任意选择两门课程,一个学年就可以参加四门课程,全校一线教师全部参与教材的编写和实施。为了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清楚地了解校本课程的实施意义和落实方法,在组织老师编写小镇教材之前,特邀请了沈祖芸和夏雪梅两位专家来校做指导。她们分别从校本课程的现实意义、实施校本课程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结合我校实际开展校本课程的研修做了深入浅出的指导,使每一位老师在尚未开始编写教材之前,就对小镇的课程实施有了全新的概念和理解,对后续教材的编写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有了充分的指导和实际的思考,老师们的教材编写相当有想法,在编写过程中设计了“我和自己”、“我和社会”和“我和未来”三大板块的小课程。“我和自己”板块的课程关注学生个人经验,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挑战和展现自我的能力。“我和社会”板块的课程以提供模拟的小社会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自己身边的社会,在体验中培养学生既能提出合理见解,又能与人交往合作。“我和未来”板块的课程更注重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镇课程的学习融入在体验的过程中,这一份体验和经历也是因人而异,各不相同的,因而它是一门没有标准答案的课程。例如第三社区的“便利小超市”课程,有的学生可能在课程中热衷于商品摆放方法的研究,有的学生可能对商品的定价规则感兴趣,有的学生可能更关注收银机是如何工作的……每个孩子的体验、感悟和关注点都不尽相同,即使都关注商品的摆放,也可能在体验中发现不同的摆放方法和规律,这些知识和技能,表现出学生的个性,没有对与错、好与坏之分,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课程。学生在这个课程中是可以尽情表达和尝试自己思考的,因而这个课程具有鼓励、发展和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功能。同时,蓬莱小镇的课程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新型的教与学的方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在蓬莱小镇活动过程中的欢愉和开心,同时,也对每一位任课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就是在这样不断探索中完善校本课程的研修与改进。
经过几个学期的打磨与实践修改,我们在课程的设计与操作中,尽可能发挥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创设学生喜欢的学习实践平台,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感受职业体验,在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发展过程中,以转变学习方式来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拓展型课程—《蓬莱小镇》课程实施与反思”这一课程的开设就是进一步完善课程的实施与操作,使五个社区40个课堂,在小镇课程的学习中可以更有序、更可行,更符合学生特点,在不断实践与反思的过程中,提炼经验和收获,完善不足与缺失。
在课程开设过程中,我们组织教师进行蓬莱小镇第一轮教材评选活动,在评选教材展开讨论时,教师们从别人的教材设计中找到了灵感和想法,在进行修改和完善的过程中更有自己的补充意见,处处萌发智慧的火花。为了能让每一个孩子更全面地了解和熟悉蓬莱小镇的课程内容,方便他们的自主选择,我们在听取了老师们的意见后,决定创建蓬莱小镇网上选课课程。在创建完成的小镇网上选课课程中,出现了有趣生动的画面,出现了同学们熟悉的好伙伴——蓬蓬和莱莱。在这两个卡通人物的指引下,同学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所属这个社区内的课程内容,并在网上完成选课任务。这种操作方式,不仅方便了后续老师的整理和统计名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蓬莱小镇更大的热情。
我校师训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在后续课程活动安排中,要继续重视教师的实际工作,学校的重点工作,做好每个学期课程的计划,落实每次课程的具体内容,适时调整课程内容,及时小结课程学习经验和收获体验,使我校的师训工作能开展得更好,更扎实。
蓬莱路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