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在线
班主任的管理不仅是指班主任的选用,而且包括班主任的培养。只有注重培养班主任,才能提高其整体素质,提高管理质量,达到优秀班主任素质的要求,实现对班级的优化管理。进行班主任的培养,必须弄清培养的意义、培养的方向以如何培养等问题,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实现科学化管理。
1、开展全员培训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工作。要求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管理科学、教育科学以及有关学科方面的理论素养。经历一定的科学研究的实践锻炼,具备调查研究、个案分析和理论探讨的能力。
2、开展岗前培训
对即将上任的班主任,进行岗位基本知识培训和思想教育是岗前培训的主要内容。一方面,请有经验的老同志传授做班主任工作的宝贵经验,使新班主任在上岗前完成心理适应过程,以便上岗后尽快进入角色,顺利承担起班级管理的重任。另一方面,加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教育,使他们明确班主任的作用、职责和任务,明确班级管理在学生成才中的作用,明确新时期对班级管理和学生工作的要求,从思想上重视并热爱学生工作,提高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进行业务培训
采用“请进来,送出去,坐下来,跟上去”的办法,提高班主任的能力素质。“请进来”,就是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和现实的客观要求,请一些专家,学者讲授有关的理论知识,拓宽班主任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送出去”就是对班主任进行轮训,利用寒暑假分期分批送他们到有关高校或科研院所学习或参加短期培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交流经验,促使他们成长为班级管理的行家里手。“坐下来”就是督促班主任自学,根据工作情况每周安排一定的业务学习时间,集中精力提高班主任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跟上去”就是充分发挥本校优秀班主任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新班主任,为他们传授工作方法、经验和技巧,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提高。
4、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工作实践是锻炼和提高班主任业务水平和全面素质的主要途径。一方面,实践可以使人长知识,长才干,提高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获得直接经验,同时还能够把学到的间接经验放到实践中加以检验,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开创班级管理的新局面。另一方面,班主任对在管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不但加强了班级管理理论研究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而且可以提高班主任的研究能力,以科研促学习,以科研促管理,提高班级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因而班主任不可忽视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这一有效途径。
只要坚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班主任素质进行培养和提高,我们就一定能建立一支素质良好、成果显著的班主任队伍,从而推动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