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在线
小学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是启蒙智力与能力、培养优良品德和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学段。而小学教师的品德修养尤为重要,搞好素质教育,教师不仅掌握精湛的专业知识和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还应具备广博深厚的人文素养,这样才能成为学生思想的引导者,用自己的学识、人格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文素养是一种精神和气质,作为一线教师,必须要加强学习,走进经典,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嘉言懿行。将经典中的人文知识内化为外在的气质和行为。本课程旨在引领教师学习经典、走进经典,培养教师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提升广大教师的人文素养。本学期,我们按照既定的培训计划,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
一、研读经典,促进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
为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丰富教师人文知识结构,学校拟定了提升教师人文素养资源目录,组织阅读人文类书籍,开设读书交流论坛;教师们先后阅读了《现代教育读本教育卷·生活情趣卷·人文卷·科学卷·艺术卷》、《人文读本系列丛书》、《班主任兵法》、《感恩的心》等书籍,并设立了各类读书论坛,组织教师专项阅读交流。学校有计划地将教师们一篇篇融入教育感悟、教学智慧、生活情趣的读书心得上传到学校网站,在教工论坛上交流,激励大家相互学习借鉴,同时也激发了教师们的学习兴趣。多种形式交流的方式,使得老师们在丰富知识结构的同时,加强文化积淀,丰厚人文素养。
二、专家引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近年来,学校青年教师逐渐增多,为提升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学校除了加强校本培训的力度,还从市级层面请特级教师、心理学教授为老师们做讲座。
通过学习,老师们开阔了视野,在博取众长,不断反思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人文素养和育德能力。
教师师德素养、育人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教师的知识积淀内化为教师的文化内涵、人文意识和自觉行为;通过文化熏陶,将教师的文化涵养为人文精神、人文情怀,并转化为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特别是教师的育德能力,直至最终升华为广大教师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对教育事业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