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在线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上海市黄浦区蓬莱路第二小学 单方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小窥。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在其心灵上种一棵健康的“成长树”: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公民人格是3根 “主干”,构成了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方向,而培植这棵大树所需的养分之一就是从小学到大学的每一门学科的每一节课。在小学数学学科中,怎样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呢?结合《千米和米》这一课谈谈我的两点体会。
一、 创设情境,挖掘教材本身所孕伏的民族精神。
数学学科结合教学内容,丰富中国科学家的科学成就和民族精神的内容。如在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课本《登月》一课可以结合杨利伟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年、月、日》一课可以进行珍惜时间教育;四年级第一学期中《节约用水》一课,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要从我做起,节约每一滴水等等。教材本身就孕伏着许多民族精神的内容,只要善于挖掘,就可以在数学课堂上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二、 将民族教育重要性扎根于心中,及时抓住课堂现场民族教育的契机。
我认为只有教师自身认识到民族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
教学契机,及时、自然地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如:在教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千米和米》一课时,我先请学生课前收集有关长度单位的信息,在课堂上交流。原本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的能力,并在收集过程中体会到“千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没想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能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契机,我及时和学生进行了交流,将民族精神教育自然而然地渗入了课堂。
课堂实录:
师:课前我们围绕着一个要求收集了好些信息,现在来交流一下。
生1:我收集的是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它的海拔是8844.43米,是地球第一高峰。
生2:我收集的也是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因为我对它感兴趣,我长大后相当名登山运动员。
师:了不起!你有个很伟大的志向,希望你能实现它。
生3:我是从报纸上收集的信息,黄河全长5464千米。我还知道黄河是我们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师:也知道黄河是我们国家母亲河的笑一笑。
生4:我收集的是娃娃鱼的身长1.8米。
生5:我知道娃娃鱼可以在陆地上行走,也可以在水中游。
生6:娃娃鱼是珍稀动物。
师:对,要保护的。
生7: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从飞机场回家,乘坐了磁悬浮列车,它的速度非常快。这次,我就收集了它的车速,是430千米/时。
生8:我在乘坐的时候,看到窗外的景物都会斜过来了。
师:快!一闪而过。而且,磁悬浮列车
生9:我收集的是有关神州六号的信息,航天员费俊龙在飞船里3分钟连翻4个筋斗,每翻一个筋斗,飞船就飞行351千米。
生10:我看到翻筋斗就想到了孙悟空,孙悟空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
师:孙悟空是神话人物,费俊龙可是现实中的人!我国的航天事业真了不起,为我国的航天事业翘翘大拇指!
虽然只有短短5分钟的交流时间,但在这5分钟里,涉及到了个人理想教育、文化发源教育、生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等。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挖掘和利用体现民族精神的各种资源,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将民族精神教育落到实处。
三、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要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主动发展。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认同民族精神;注重知行统一,鼓励和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实际中身体力行,弘扬民族精神。
2、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大力开展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善于挖掘和利用当地体现民族精神的各种资源,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
3、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必须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引导学生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观念。
4、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是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人类发展的贡献,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著名历史人物,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英勇斗争,取得胜利的历史。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